“国培计划(2013)”——初中数学培训简报 第4期
来源:教务处   作者:作者:教务处   点击数:   日期:2013年10月22日 00:00   字体:【

 

 
                                      
                                          (第4期)
专家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曹一鸣教授为“国培”学员讲学

810上午9点,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数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曹一鸣教授在我校第五教学楼北202国培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置换班的学员做了一场题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的学术报告。出席本次报告的有数信学院赵思林教授、王新民副教授、潘超副教授和吴立宝副教授。

首先,为了引起学员们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曹一鸣教授为学员们展示了几张寓意深厚的巴西人文风景图,以自己访问巴西前后对其文化风俗、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感受来说明研究一名教师的教学特色应多角度审视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国际课堂教学视野接轨。

接下来,曹教授从一些教育现象入手逐层深入,解析了在西方教育现状,指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环境的缺陷。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上,曹教授提出怎样衡量一堂好的课堂教学,及什么原因造就好成绩?对此,曹教授给出了中、日、韩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师生合作、学生讲解的时间分布表,及三国不同教师课堂教学安排表,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了相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教学方式差异巨大,相同国家、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千差万别。

曹教授还为学员们展示了欧美国家课堂的教学实况:师生互动和生生的相互合作交流;也展示了典型的中国课堂教学实况。曹教授肯定中国中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讲解的课堂模式,但也指出不能一味的移植这种的教学模式,他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也有必要的学习成分,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曹教授还根据学员们实际情况还设置了提问环节,为学员们及时解答所存在的疑难问题。其中学员们分别提到了国内外对考试分数的界定、怎样培养学生的提问技能及创新能力、怎样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等一系列问题,曹教授都一一作了解答,并结合教育现状及现实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在场学员都深切的感受到了曹专家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全面深入,视野之开阔。

                                                                                               
本日下午,曹教授继续围绕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作了报告。在讲解国际上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时,曹教授给出了欧美及东亚等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标准,并一一进行对比分析,在留给学生思考时间、选择挑战性任务、有效数学民主开放等等都纳入了不同国家的评价标准。同时,曹教授还为学员们展示了三段不同教学方式的课堂实况,它们取得的教学成效都很好,但是课堂却分别以老师讲授、学生归纳总结、讲授讨论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

最后,曹教授还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分享了自己关于数学基本思想的理解,让学员们对数学基本思想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本次报告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撰稿:徐小琴摄像:李嫒嫒
 
 
学习永无止境
今天,有北师大曹一鸣教授主讲课题《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整个课堂分为三部分构成。
首先,就中日美韩三国在就课堂评价方面的差异做了详细分析,通过讲解,学员清楚的了解到东亚国家教育评价的现状。其次,曹教授就数学推理论证、数学概念性理解、学生数学思维、有效教学民主开放等方面例举了世界多国进行对比介绍,并出示课堂实例进行分析,让我们对国际间的区别又有了深入了解。最后是师生互动环节,学员们踊跃提问,进入今天学习活动的高潮。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我们平时永远也接触不到的领域,通过学习,不仅提升了理论知识,而且从另外具有高度的层面了解国内外课堂教学的实况。
学员 万春平(撰稿)
 
专家讲座
吴立宝博士为“国培”学员开展讲座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员们的教学理论知识,提升学员们对课程改革的理性认识,促进课堂教学有序进行,811上午9,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吴立宝副教授在第五教学楼南303为“国培”初中班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数学学习理论选讲。

首先,吴立宝老师以数学课程、数学教学论、数学学习论、数学思想方法论、数学教育评价理论为问题核心,提出发人深思的教学问题。吴老师强调,目前的教学模式有像“杜郎口”这样出色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推崇,正如一为学者所说:“推崇一种模式,那这种模式的生命力也就快结束了”。而教学中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随后,吴老师又分别从纵横两个方面来探讨了数学学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让学员们有效的理解了数学学习理论的作用。吴老师还就学习的起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不难发现,学习二字的由来就蕴含了丰富的学习理论。吴老师为学员们总结出了帮助有效学习的“五动”,即动脑、动耳、动眼、动手、动口,并指出课堂教学需要生本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自我反思。
下午,围绕数学学习理论,吴老师又为学员们简单的介绍了心理学方面的经典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桑代克的迷箱试验,巴浦洛夫的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苛勒的认知顿悟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说,加涅的累积学习说。吴老师还强调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议学员们不要一味的预设课堂会怎么进行,课堂中生成的小插曲才能真正促进教学。
吴老师还从知识的表征,数学概念的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为学员们讲解了数学核心内容:数学概念学,从形象直观的教学实例中为学员们诠释数学概念的表达。
最后,吴老师借用几句通向成功的警言勉励学员们积极进取。至此,本次讲座也圆满结束。
                                   数信学院   徐小琴撰稿
专家报告
教育部国培专家李忠如副教授为学员作报告

                                                                                                           
2013813上午10点,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库内专家,硕士生导师李忠如副教授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为置换脱产班的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题为《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基于数学与教学的认识》的学术报告。

首先,李院长提出教师的基本要求“上通数学,下达课堂”,数学教师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是建立在对数学认知的一定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教师资格的考试制度在部分市区已经采取重新测试的制度,要教师行业的专业化性质更加具体,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行业。
随后,李院长分别从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比较与优化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善于举例,要求教师用具体可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养兔围栅栏的问题、水池问题、追及问题、储蓄问题等都需要由具体的事物到抽象概念的过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举例,让学生有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在谈及善于提问时,李院长指出好问题是参与性的,而不是指示性的,要抓住时机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同时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要“一般化”、“变”、“反向思维”,如幻方问题的推广延生,自行车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善于提问最后要上升为学生学会学习与提出问题,提问需要求同存异,回顾与反思,弄清学文与学答的区别。

善于比较与优化,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优化,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转而完全放弃了教学应具有的指导作用。李院长还分别就数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数学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进行了简单解析与评价,并给出相关的实例让学员直观感受其间的差异与变化。

最后,李院长借用中国餐饮与麦当劳的比较,来阐明教学不是传统的偏于艺术,也不是现代的趋于科学。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上午1130,在学员们的热烈掌声中报告圆满结束。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徐小琴(撰稿)
 
 
 
 
 
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宋乃庆教授作学术报告

                                                                                             
2013年8月13日下午3点,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宋乃庆教授在第一学术报告厅为“国培计划(2013)”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班以及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三个班的学员开展了题为“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若干争鸣问题”的学术报告。参加此次报告的还有赵思林教授、王亚雄老师、潘超老师、吴立宝老师、吕晓亚老师。报告由由赵思林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宋乃庆教授首先从三个角度直接引出主题 “争鸣问题”。以教育中的“双基”到“四基”的转变、新课标与2001年版的原课标的变化为例引出“争鸣”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宋乃庆教授从四个方面开始阐述:什么是争鸣、为什么要争鸣、争鸣什么、怎么看待争鸣,并与学员们交流互动,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争先恐后地回答,认为争鸣就是争议,能利于学生发展,只有争鸣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才能找到符合数学教学的规律等等,宋教授对此表示了肯定,强调应多鼓励争鸣,以包容的心态去积极参与争鸣,并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接下来,宋教授谈到自己因机缘巧合和兴趣爱上了争鸣话题,从而开始专注研究。他从认识不同和实践不同两个方面解释了“争鸣”在广义上的理解。并列举了许多实例说明争鸣问题的重要性,如鲁迅、中国计划生育、汉字演化、教师绩效工资等,指出争鸣能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发展,而对中国学术上争鸣问题太少表示遗憾。宋教授还期待学员们能学习争鸣、领会争鸣,以影响较大的“黄瞿争议”“王钟之争”“姜何论争”为主题总结了争鸣较少的五大原因。又以施良方的观点作参考,呈现了许多关于课程改革的不同说法,而宋教授则认为课程是学生学习经验的总和,对待新课程改革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课改,同时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最后,宋教授对数学定义、双基教学、珠算内容、教材多样化、学科奥赛等多个争鸣问题作了简略解读,分享了个人看法,供学员们在日后的教学中自勉。
                                                     
专家报告
教育部国培专家黄翔教授为“国培”学员作报告

2013814上午9时,重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黄翔教授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为2013年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小学数学教研组长研修班的学员们作了有关课改的新动向及数学课标的新变化的专题报告。

黄翔教授从基础教育课改的近期动向和关注数学课标新变化两个方面展开。首先,黄教授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随后,黄教授从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于教育综合改革、区域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关于新《课标》修订

及变化三个方面对课改动向进行详细分析,让学员们正确对待课改动向,并及时制定实施计划。紧接着,黄教授结合自己发表的论文就关注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变化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对新课标中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进行了讲解。黄教授着重强调了双基四基以及四能的相关问题,其中四基是客观性知识与主观性体验的结合,是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活动的结合。

最后,黄教授指出,课改的理想与课程的现实之间仍有较大反差,需要我们以教育的智慧去寻找平衡点,课改的路还很长,它需要的是一种坚守。
中午12时,本次讲座在学员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这次研培活动,为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在培训期间,我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联系实际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吸取精华。
² 转变角色,提高素质
      今天的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教师既要教好书育好人,又要做学生的楷模和社会的示范,任重而道远。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奋勇前行,必须转变角色,改变单纯传授或灌输知识和片面追求应试的角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素质,成为学者、研究者、导演和教练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² 自我实践,不断提升
      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
² 转变心态,快乐工作
 比起其他许多行业来说,教师这一职业很辛苦,压力大。我们更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快乐工作。然而我们过去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材、不研究学法、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学生的健康,布置太多的作业,该下课了该放学了却还要留学生补课,片面追求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考试分数。
学员李宇(撰稿)
特别介绍
² 宋乃庆
浙江省杭州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20057-20115月任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副主席等职。现为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带头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研究。

                                                                              
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部(省)级基础教育科研项目7项;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学科教育》、《数学教育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和编著出版论著5部,主编(副主编)中小学数学教材7套(其中3套通过国家教育部审定,4套列为国家规划的义务教育教材)。1997年~2000年。主持全国教育规划九·五重点项目西南贫困地区(含特贫)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问题研究1999年~2002年。主持重庆市科委项目重庆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扶贫对策研究,(批准文号;99-5480)。2000年~2005年,主持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研究2001年~2005年,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题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与实验2011年以来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培育项目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研究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项目高中新课程教科书使用跟踪研究等。

² 黄 翔

                                                                
汉族,湖北恩施人,19475月生,大学本科,学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2月参加工作。1982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专业,留校任教。先后任数学系副主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19993月起任重庆师范学院副院长。现任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市级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二届政协常委。兼任教育部《国家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审查委员、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学会理事、重庆市科技顾问团顾问、重庆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等。

长期从事数学及数学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担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十余门课程的教学;出版《数学方法论选论》、《数学课程设计》、《数学教育的价值》、《数学教育学导论》等著作15部;在《教育研究》等学科级刊物及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受教育部的邀请,参与了国家课程标准的研制、修订及国家教材的审定审查工作,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曾赴日本、新加坡、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作学术交流,受邀参加第9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9.东京)并担任第10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哥本哈根)讨论组主席。
  1998年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多次荣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等级奖。
² 曹一鸣

                                                                
江苏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兼任中国数学会基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常务理事,数学教育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编辑,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等职。

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系列实证研究》《数学教育原理》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数学教学论》等大学教材、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25本。目前还担任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北师大版)主编。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多项。
² 李忠如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教育国培计划专家资源库库内专家。1995年于西南师大数学系本科毕业,同年免试入学攻读基础数学专业数学教育方向硕士学位,1998年获硕士学位。当年留校任教。1999年于华东师大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曾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主要研究:基于案例来研究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理论,数学课程标准的适应性研究以及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等。主要讲授本科数学教育类课程,如数学教学论、中学数学教育科研、中学数学典型课例分析等。

 
 
 
 
 
 
 
 
 
 
 
    :四川省教育厅师范处、BET体育365投注官网有关部门
    :培训学员和专家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6日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官方)APP下载安装IOS/安卓通用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电话:0832-2340497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