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沿革
“五·四”运动前后教学法被列入师范教育的课程。20世纪40年代由于注意到了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研究,把分科教学法改为学科教材及教学法,解放后出现了学科教学法和分科教材教法交替并存的局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科教学法才又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我国首届学科教育学学术研讨会是于1986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解决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教育界,特别是师范教育界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教育学的设想。随着这门学科研究的逐步发展和成熟,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原有的“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已与它的研究任务不相称, “学科教学论”取代了原来的学科教学法。近十几年来,学科教学论已成为高师教育类课程中与教学实践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课程。是教育学一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
2、课程内容、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物理教学法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它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现代观念和观点为纲、贯穿课程建设始终,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中学生的逻辑基础和物理学习的心理过程,物理概念、命题、解题教学与物理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如:物理教材分析概论、初中力学教材分析、高中电学教材分析等);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见习和试教(如:1.请中学物理教学专家讲学以便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现状;2.组织学生到中学听课,并组织评教;3.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试讲与评教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安排和设计,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适用性和综合性。
课程定位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在培养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物理教育专业中突出师范性的一们重要专业课程。
课程目标
1.明确中学物理的教学目的,理解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初步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能顺利地进入和完成教育实习工作。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中学物理的教学环境,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胜任中学物理的教学工作,完成中学物理教学的教育要求。
2.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技能、方法,熟悉中学物理教学的日常工作与全过程。
3.了解物理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逻辑方法、思维方法和物理思想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4.能进行基本的物理教育科学研究,为学习其他物理教学理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5.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适应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担负中学物理教育的改革。